“慢火车”慢出“态度”
昆明开往攀枝花的6162次“小慢车”,全程行驶351公里、停靠26站。为了提升旅客乘车体验,近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把部分列车升级为空调列车,舒适的乘车环境、便宜的票价让这趟开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小慢车”成为旅客心中的“网红”列车。
提到慢火车,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蒸汽机车冒着滚滚白烟,嘟嘟嘟地行驶在草原、山间――一副唯美、清新的景象。然而我们的想象只能定格在电影画面中,现如今我国经济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发展迅猛,那些“落伍”的产物是否还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近年来,我国居民社会生活节奏普遍变快,人们无论是出行还是做事都要求速度要求快,他们会选择飞机或高铁,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确实很大程度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高铁也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可是好多人却不知道在一些地方还有公益“慢火车”的存在,这些“慢火车”不应被遗忘。
“慢火车”慢出“态度”,暑假要结束了,慢火车成为沿线地区孩子们上学的“公交车”,架起了孩子们和学校的桥梁,成为孩子们探索知识的纽带。火车虽慢,但美在孩子们的心坎里。
“慢火车”慢出“态度”,却是贫苦、偏远地区人民的希望。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慢火车是人们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当列停靠在一个个小站将民众送向目的地,当列车员已和当地民众乘客熟悉到有些都能叫上名字,当放有土特产和大包小包而显得有些乱和挤的车厢被他们的欢声笑语掩映…“慢火车”承载着贫困地区民众的希望,承载着列车员和乘客民众的千丝温情,承载着铁路部门响应号召脱贫攻坚的决心。
近年来,还有很多老年团坐这趟车,在红江站下乘坐这趟“小慢车”,然后寻迹当年的长征路。一个又一个忆苦思甜、重游故地的老红军,在这里追寻属于自己的难忘回忆。“慢火车”慢出老红军们的回忆。
列车虽然慢,但是也慢出“态度”为沿线老百姓慢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让更多人们“钱袋子”鼓起来,是铁路部门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体现。“慢火车”慢出“态度”,慢出铁路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决心。可以说,慢火车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时代,也重新开启了另外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