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社会变迁,铁路亦是风雨同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经历了从“骑着毛驴上北京”,到“坐上火车去拉萨”,再到3万公里高铁基本覆盖80%大城市、“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陆地飞行”、智能化高铁列车即将飞驰的历史跨越。今天,从北国雪原到海岛椰林,从大漠边陲到东海之滨,东西、南北纵横各5000多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即使身处异地也可体验“同城化”生活,还能“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9月9日人民铁道网)
从这70年来对国家的贡献力度来看,中国铁路被称作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不为过。其纵横交错地构成了交通体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从安全、舒适、便捷、价格等多个方面来衡量,铁路也是最为大众化的交通方式之一。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伊始,每一年的春运铁路也都承担着从数千万到数以亿计的客运量。现如今,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性,我们通过镜头笔端就感受到了铁路事业的辉煌发展,感受到了辛勤工作在一线的铁路人的酸甜苦辣。岁月有痕,记忆难忘。从飞驰的高铁中,我们也能够触摸到70年中国铁路事业蓬勃跳动的脉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铁路建设成就让世界瞩目。各种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服务举措相继推出,不仅为我们的出行体验带来新的体验,也不断提升了人们对出行品质的追求,让出行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高科技的体验。从凭身份证进站、刷脸进站、VR导航等以“数字化服务”加速推动百姓的出行脚步,铁路成为国民“最便捷”出行不二选择。
70年风雨兼程,70年相伴相随,我们无法想象曾经弱小的国家如何建设成为今天的钢铁巨龙,就像我们无法回溯时光体验30多年前的春运一样。但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这70年的艰辛历程中,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助推器,始终在全力奔跑、追赶他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创造动力,为人民带来财富和便捷,为祖国崛起带来新的契机。
一路走来,砥砺前行。70年的不断发展,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立足于世界前沿。70年的“沧海桑田”让中国铁路跨越了一个时代的变革,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肩负着未来的希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奔涌前行,谱写着更加宏伟的新篇章。
笔者:唐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