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承载绿色梦,张家口焕发新生机
担负国家使命,承载城市梦想。张家口市以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与“生态环境支撑区”转方式促发展,闯出一条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绿色发展新路。进入“首都两区”时间的张家口,正在焕发新的生机。(10月14日――人民日报)
地处京、冀、晋、蒙四省份通衢之地的张家口,距北京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1909年,中国首条自行设计、自行主持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运营。这条铁路全长约200公里,开启了张家口铁路运输的历史。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的铁路包括张唐铁路、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沙蔚线、张集线、宣庞线及企业铁路专用线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让张家口加速进入高铁时代。2016年4月29日,京张高铁正式动工。这条连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2019年底通车后,张家口将纳入一小时环京生活圈。
张家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张家口持续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重点做好“增、减、压、转”四篇文章。在我国经济向前发展的今天,权衡利弊,从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福祉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展经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我国铁路部门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勇担重任的体现。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命脉依靠铁路的枢纽和承载运输功能得以更好地连接起来。但铁路运输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铁路部门打赢蓝天保卫战肩负着重要责任。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铁路存在的优势,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有其运能大、低、全天候、安全、污染少等显着特色,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提出许多环保概念,有力促进了公路货源向铁路转移,有效减少了交通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在蓝天白云下,一辆辆绿色环保的列车驶过,在中国梦想的摇篮下,张家口焕发新生机。(文M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