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高铁也应成为匠心制造
说起旅游出行,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交通工具毫无疑问首选为高铁,近年我国铁路建设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被纳入高铁的运营规划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风景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欣赏,随着轨道的延伸,旅客停留在高铁的时间也相应增加,高铁列车食品被食用的几率随之相应增加。
尽管铁路部门及其重视高铁食物的供应问题。开展了关于高铁列车食品安全、卫生设施设备配套、供餐方式、销售方式、管理方式、顾客满意度等研究,陆续推出和制定了高铁列车食品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及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但是,有过高铁用餐经历的旅客一定不会忘记糟糕的体验过程。价格贵、味道差、可选择性小,以及从点餐付款到食用,中间间隔时间往往较长,有的乘客甚至已经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拿到食物,只能端着饭盒、饿着肚子下车,对高铁食品再提不起兴趣。调侃高铁这张“共和国名片”是否因为速度太快,成为了“舌尖上的中国”遗漏的地方?
那么,中国高铁目前的列车食品不尽如人意,国外列车是否情况相同呢?日本新干线的做法与中国高铁目前实行的配餐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干线上没有餐车,不卖现做快餐,列车需要的便当都要在沿线车站补给,列车上的预约服务可以便捷地让沿线车站将预约数量的便当送上车,新鲜方便,极具地方特色:宇都宫的烧饺子、仙台的牛舌便当、京都的和牛烧肉、大阪特制鳗鱼、冈山桃太郎寿司…是不是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如果仅以日本为例有失偏颇,那么我们来看看一江之隔的朝鲜,印象中朝鲜是与落后挂钩的国家,除了泡菜和冷面,也没有其他值得称赞的味道,尤其朝鲜铁路的建设严重滞后,对列车上的食品更加不抱希望,但是,事实与想象完全相反。朝鲜列车上盒饭的饭菜非常丰盛,有肉有鱼,有鸡蛋,当然也少不了非常下饭的泡菜,更为关键的是,色泽鲜艳,分量十足,而且经济实惠。值得一提的是,列车还提供朝鲜的大同江啤酒,口感一流,比国内的许多大牌啤酒都不逞多让。对比下来,我国列车上的餐饮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历来是站在美食金字塔尖的国度,高铁以及普速列车提供的饭菜无论从质和量来考量都是落后的,与高铁赋予的崇高地位是不相符的。“八横八纵”涵盖范围中中北有鲁菜,西有川菜,南边是老广的味道,东边淮扬香四方,还有徽菜、湘菜、浙菜等等,无不是让舌尖跳舞的顶级存在。中国俗话“民以食为天”,如今我国高铁已然实行扫码点餐服务,在具体操作和流转过程中还没有达到顺畅和满意。饭菜虽小,但处处用心,幸福感和认同感将在一饭一食中点滴积累,中国高铁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机制,全程冷链存放的管理制度,再用心于食品的种类,在多样化和独特化上下功夫,无论距离的长短,让每一位需要的乘客的舌尖绽放出醇厚鲜美的味道。时间久了,速度的味道、空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将和飞驰的列车完美融合,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高铁嗅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乘客在流动的旅途中寻找调和的滋味,缺乏的仅仅是最后的临门一脚,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匠心最好的诠释,让旅客在旅行中享受到安心,安全、安逸的美食,在一路风景的伴随下欢歌,体验到至纯至臻的舌尖高铁。中国高铁,责无旁贷。
车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