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效应”是铁路建设的赞歌
10月11日,梅汕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备受社会关注。这是铁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全长122.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与杭深高铁形成“十字交叉”、44趟动车组、辐射人口4000多万……梅汕铁路的开通意义非凡,不仅意味着“世界客都”梅州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而且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出了不竭动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梅汕铁路的运营,铁路建设的“溢出效应”将日益凸显,沿线地方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梅汕铁路依托国家政策方针,从大发展视野规划,从小细节求精入手,遵循安全优质的节奏,在全国又一次奏响了一首铁路主题的“交响乐”。多层次的乐章里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铁路奋进的旋律,也有铁路沿线改变交通格局、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渴求,更有社会各界对铁路的赞誉。
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他方面的发展,被称之“溢出效应”。以铁路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工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引擎,早已是一种共识。由“溢出效应”产生的巨大红利,极大促进了当地产业变革、城市建设、技术融合、人才流动以及旅游经济,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城市的品位。从“火车拖来的城市”,到依托火车站发展的城市中心,到高铁新城的方兴未艾,铁路建设持续彰显着改变时空、汇聚力量、激发潜能的独特优势。
梅汕铁路的“溢出效应”主要在于直面广东珠三角与粤东北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交通方式的升级换代,重塑了粤东北人流物流的交流形态,引导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提供了经济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梅汕铁路也会促进大湾区产业的外溢,在合理转移中加快发展。对于大湾区而言,无疑是一次扩大地理空间与发展空间的机会。最终,可以实现造血与输血的双向流动、双赢局面。
不可忽视的是,建设铁军的拼搏奉献、介入单位的迎难而上,以及党组织的攻坚克难,为保质量、保安全、保开通提供了强大合力。在一项项攻关创新中,在一个个无怨无悔中,“溢出效应”也体现在磨砺了铁路人的意志品质,坚定了铁路人的初心与使命。
连续多年,国家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在8000亿元以上,看重的是铁路拥有擘画未来的蓝图,攻坚克难的能力,全力以赴的豪情,更是服务国民经济的责任与能力。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运输的方方面面,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美好的体验,加固了对铁路产品的忠诚度。
铁路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属性与基因。分享铁路建设成果没有“高门槛”,也不需要“入场券”,只有一个个崭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铁路建设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演变成口口相传的社会故事,由此孵化着一个个城市与个人腾飞的传奇,成为铁路自身快速发展的内在逻辑。
以梅汕铁路为新的起点,铁路建设再出发。期待在“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里,铁路不断强化使命担当,真抓实干,奋力前行,以安全优质为社会各领域,不断打开新的机遇之门,释放出更多发展红利。
作者: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