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70年,实现铁路强国梦
1949-2019,新中国成立到如今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时速40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从当初承载梦想的绿皮车,到如今高速运行的复兴号,一路跌跌撞撞,披荆斩棘,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
铁路发展的70年见证了新中国风雨飘摇的历史变迁。1913年,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要建设属于中国的一条条壮美的铁路,但在那国运飘摇的年代,任何美好愿望也只是愿望而已,直到詹天佑先生带领着几十万筑路大军开启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的铺设,他们背负理想,身兼重任,为中国铁路带来了新的希望,从此拉开了铁路发展的帷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中国铁路的巨变,更见证了老百姓出行幸福指数提高,从纸制车票到电子票,从窗口排长队买票到互联网购票,从人工检票到自助验证刷脸乘车,从推车卖货到现在的网上订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最好见证。
在这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济南客运段也有这么一批人,他们跟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铁路改革的脚步,不断传递着责任的交接棒,不断传承着铁路精神。唐福姐、董洁、赵倩,正是他们师徒三代售票员见证了铁路的巨大发展变迁,从最初手打日期,盖车次、记票价,到后来计算机售票,再到如今施行的电子车票,正是这小小的一张车票,深刻体现了祖国的发展,铁路的变迁。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铁路职工的优秀代表。师徒责任的传递,在每一次的售票业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温柔的话语是对焦急心情最好的安慰,熟练的业务操作加速着回乡人的进程,小小的售票窗口,承载着大大的回家希望,每一张车票都代表着每一位铁路职工对旅客的安全到家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变迁,责任在传递,精神在传承。回望70年来的点点滴滴,“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未有半点改变。逐梦新时代,中国铁路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坚定,稳步的引领着世界铁路的发展,也必将在历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铁路职工,我们也将充分发扬铁路精神,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书写更辉煌的篇章。(文/陈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