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 全力以赴抓好铁路防汛救灾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铁路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如何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科学务实抓好汛期安全措施落实,坚决打好防汛救灾和运输安全这场硬仗?就此,记者采访了国铁集团防洪办。
记者:当前,全国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作为运输大动脉的铁路面临怎样的挑战?国铁集团对铁路防汛救灾工作有哪些部署要求?
防洪办:根据预报,今年主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灾害形势总体上复杂严峻。今年入汛以来,华南、西南地区降雨频繁,特别是6月份以来,西南地区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中国铁路武汉、上海、南昌、广州、南宁、成都、昆明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多条线路沿线降雨量百年一遇。面对严峻的汛情,国铁集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迅速落实国铁集团党组部署要求,立足于主动防灾避险,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周密组织、严防死守、有效应对。广大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守土尽责,连续奋战在防洪抢险第一线,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预计7月至8月与往年同期相比,北方大部地区较往年降水偏多二至五成,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部分地区偏多五至八成。前期南方强降雨区域降雨量仍然偏大,并且华南沿海铁路后期将受台风降雨影响。全路防汛抗洪任务异常艰巨。国铁集团党组高度重视铁路防汛救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全路电视电话会议,对抓好铁路防汛救灾和运输安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发扬连续奋战的精神和作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确保高铁、客车径路和主要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为重点,压实责任、勇于担当,精准施策,科学务实抓好汛期安全措施落实,坚决打好防汛救灾和运输安全这场硬仗,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为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贡献。
记者:在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科学务实抓好铁路防汛救灾工作方面,国铁集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防洪办:国铁集团坚决把汛期高铁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求运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合力共为,全面梳理高铁防洪安全薄弱环节,加强对防洪重点地段的巡视检查和检测数据分析,及时有效做好风险应对处置工作,确保汛期高铁绝对安全;确保繁忙干线汛期安全畅通,对主要繁忙干线和主要货运通道的隐患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整治,落实人员、设备、物资等救援储备和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水害对运输秩序的影响;以雨情为令,盯住水情落实有力有效防汛措施,与地方气象、水利、防汛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全面掌握雨情,动态摸清水势,超前做好预防避险工作;严格汛期施工安全管理,加大对施工计划、现场防护及禁止施工条件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力度,坚决杜绝违章蛮干,确保汛期施工安全稳定;全力以赴保障防汛救灾物资和人员运输,强化调度集中统一指挥,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保证救灾物资随到随装随运。
目前,南方即将迎来台风降雨期,受前期连续强降雨影响,山体含水趋于饱和,进入灾害多发期;北方即将进入降雨主汛期,相对于南方,北方降雨更易引发灾害。国铁集团进一步细化防洪部署安排,工电部下发了关于全力以赴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的通知,防洪办动态观云追雨,跟踪雨情水情灾情,每日与相关局集团公司动态对话,及时对防汛抗洪工作进行重点提示,指导督导做好防汛工作。
在加强检查分析整治、确保高铁汛期安全受控方面:一是明确提出汛期高铁杜绝塌方、坍塌体上道的工作目标。二是把隧道作为高铁防洪重点,继续组织好隧道隐患排查整治,发现问题果断采取封锁或限速措施。对施工冷缝、掉块、空洞等重点处所,要求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建立管理办法,遇有强降雨重点巡查,必要时派人看守。三是对岩溶、富水隧道逐座钻孔检查,存在高压富水的,增设减压孔。遇有连续强降雨,“天窗”作业完毕后,利用轨道作业车进行检查确认。四是对高铁隧道口边仰坡、长大路堑地段、路堑地段围墙下的吊沟、路桥过渡段、高铁周边环境等主要风险点进行周期性护网外检查,必要时白天限速进入栅栏检查。五是高铁防洪重点地段全部派人看守、落实干部包保,并研究制定整治措施。明确高铁原则上不能有长期看守点,严防高铁防洪管理普速化。六是加强对高铁尤其是新开通高铁的检测数据分析,遇有连续强降雨,安排人员不间断添乘检查。坚持对高铁晃车信息件件分析、追踪分析。组织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对汛期高铁检测数据进行专项分析。
在突出重点防控、确保繁忙干线汛期安全畅通方面:一是组织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对主要繁忙干线和货运通道的防洪重点地点进行全面梳理,增加看守处所,配齐配强汛期看守、巡查、巡护力量。二是加强防洪隐患动态排查治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护坡、挡墙等及时组织补强,对各类排水沟、过水管、行洪桥涵及时组织清理。艰险山区要求主动出击,拓展排查纵深,成立搜山除危工区上至山顶下至河底,常年排查风险隐患,雨后天沟以外排查不少于100米。三是对抢险应急物资、机具、人员及后勤保障情况,进行再检查再确认,确保准备到位。四是遇有降雨封锁时,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工务部领导上台、工务段主要领导到段指挥,安排段领导现场组织抢修,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的影响。五是分段合理确定雨量警戒值,实行客货分类处置,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货物列车通行。六是针对南北方不同特点,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施策。指导南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重点防汛情反复、防雨后灾害、防台风带来的极端强降雨,掌控沿线水情灾情和洪水调度情况,对土体山体含水趋于饱和的重点地段加强巡守、加密检查;北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杜绝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不折不扣抓好汛期各项措施的落准落细落实,突出防范水淹线路、路基坍塌、部分地段崩塌落石等重点水害,以及短时强降雨引发的水冲线路。
记者:7月15日以来,上海、武汉、西安、南昌、成都等局集团公司管内多条线路先后遭受特大暴雨,全路累计发生断道水害次数和中断行车时间较去年同期明显偏多。针对这一情况,国铁集团近期防洪工作的着力点有哪些?
防洪办:为确保安全,铁路采取减少山区铁路客车开行和普铁部分地段客车降速等一系列主动避险措施。按照国铁集团部署,汛期初期运输部、机辆部、工电部和调度中心等组织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对鹰厦、皖赣、太焦、焦柳、成昆、宝成等线路区段调整了部分客车开行,三季度对沪昆、南昆、襄渝等14条线共计1194公里线路的45个区段采取限速措施。进入主汛期,又及时对37条山区普速铁路累计1871公里线路的298个地段采取客车适当降速措施,最大限度规避山区铁路山洪泥石流和地质灾害风险。
同时,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按照国铁集团要求,对防洪风险隐患持续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整治。全路共出动防洪检查力量28万人次,累计排查桥涵33万座、隧道1.7万座、路基18万公里,发现问题和病害2.4万处,完成整修1.6万处,对暂时未完成整治的处所纳入汛期检查巡守,共安排汛期看守195处、降雨看守2800余处。
国铁集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全路防洪工作。国铁集团安监局和各专业部门成立防洪检查组,督导防洪措施落到实处。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强化干部带班作业、跟班督导。各级防洪办建立防洪日对话制度,及时分析暴雨影响线路地段,研判降雨趋势、可能发生水害的地段和水害类型,提前督导做好雨前布控、雨中检查和应急处置。国铁集团工电部立足于精细精准、明确实用,从确保高铁汛期绝对安全、保证繁忙干线安全畅通、加强水情分析掌控和实施南北方差异化管理等4个方面,制定了25条保障措施,下发重点提示,为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开展汛期高铁安全信息传递应急演练,打通工电、调度、机务之间的信息传递环节。推广了西安局集团通过在行车调度设立防洪台,把现场、调度、动车有效贯通起来的有效做法。
记者:根据气象预报,7月20日以后,我国主雨带东段将有所北抬,北方进入集中降雨时段,西南地区东部,成都、武汉局集团公司管内仍然多雨。国铁集团下一阶段的防洪工作重点是什么?
防洪办:国铁集团将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以战时思维、战时标准、战时状态,坚决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督导和对话指导力度,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督导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建立与地方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沿线雨情水情,特别是沿线环境变化及对水文地质、汇水面造成的影响,针对性做好超前预防。组织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根据管内雨情水情,开展针对性防洪隐患动态排查,对重点地段加强巡查看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在铁路沿线储备防洪片石石砟2300车、草袋210万条、木桩13万根、挖机3800台,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物资和机具准备。
国铁集团各相关部门继续指导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开展演练,畅通工电、调度、动车组之间的信息传递。组织对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物资、队伍准备情况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应急有备。按照永临结合、消除根源、不留后患、注重提升区段抗洪能力的原则,统筹做好水害抢险和灾后修复工作。对今年以来发生的水害,坚持件件分析,深入查找原因,补齐短板。强化涉及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的信息分析,严格基本制度和作业纪律落实,各级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硬起手腕抓安全,严抓严管严考核,坚决杜绝客车撞压坍塌事故,坚决守住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