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为什么大多数都建在桥上?原来是这样
我国交通建设飞速发展,高铁方面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高铁的出行大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经常乘坐高铁的小伙伴会发现我国高铁大多建在桥上,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来和大家具体说说吧。
目前,我国平原区的大多数高铁线路都以桥梁工程为主,山区的高铁除了隧道外,也几乎都是桥梁。在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中,桥梁占比达88%;京沪高速铁路中,桥梁占比达86.5%。专家表示,高铁桥梁可以为列车提供安全、高平顺、稳定的线路,因此成为高铁设计的关键。
其实,在高速铁路中架设桥梁,最主要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高速铁路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非常高,线路沉降需控制在毫米级。而桥梁的桩基础深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可以让桥墩稳稳地“扎根”在地下,更利于控制沉降量,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也更好。同时,由于高铁桥梁大量采用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稳定,也减少了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量。
桥梁工程作为铁路的基本工程形式之一,其最初功能是让铁路能够顺利跨越江河湖海、山川峡谷,这也是广义上桥梁的基本属性。譬如,我国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都为让铁路跨越长江而修建。
而进入高铁时代后,桥梁工程的更多优势逐渐凸显。“由于自身结构优势,桥梁占地要比路基工程少,因此在平原区高铁设计中,我们大量采用桥梁代替了普速铁路中常见的路基工程。”专家介绍,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高铁沿线地区,桥梁有着特殊意义。据统计,“以桥代路”每公里可节约占地43亩。
同时,由于列车高速运行对线路条件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较大的曲线半径,这就需要与一些地下无法绕避的障碍物进行交叉——而桥梁能够实现对这些障碍物的跨越,并可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分割。
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我国高铁为什么大多数都建在桥上了吗?是经过很多方面考虑之后的决定,都是为离我们能安全舒适的享受高铁服务。大家对于高铁桥上有什么看法呢?